时隔2年,丰城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再次紧急奔赴丰城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救治分院(洛市),这里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的集中救治点。在这里,有闻令而行的果敢,有应接不暇的挑战,更多的是相互温暖的感动,让我们透过亲历者的日记一起去聆听来自战“疫”一线的心声。

奔赴

第一时间接到院部通知,我再次作为护理第一应急梯队组长前往丰城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救治分院(洛市),半小时内召集所有队员,来不及向家人细说,简单收拾行李就急忙出发了。抵达洛市集中救治医院,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这是我们曾经奋斗过的战场,但不容多想,便迅速组织人员开始各项筹备工作。
吕佳
那天,院部通知我12:30紧急集合。来不及多想迅速赶到学校接了放学的女儿,回到家简单收拾行李,全然顾不上饥肠辘辘的肚子,便随队立即奔赴洛市集中救治医院。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责无旁贷。
吴江燕
临时接到吕佳护士长的电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身为医护人员的我并不陌生。简短的通话后紧急收拾简单的行李,电话告知正在上班的爱人,自己现在要前往洛市集中救治医院。爱人听到消息马上说:“你去,家里有我。我会照顾好两个孩子,不用担心。”来到目的地,几位领导分别交代了各类注意事项,带着我们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强调如何保护患者和自己。正是家人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让我对接下来的工作没有担心和害怕。
金武群

克服
“别怕,我们会在监控下陪着你,不要有心理负担,有什么突发情况及时用对讲机和我们联系。”在吕佳、吴江燕两位护士长及院感科徐琴科长的声声嘱咐下,我怀着忐忑而又无畏的心情进入了隔离病房。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里面住着的病人也很可爱,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照护,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打赢这场仗的决心。
夏雯

虽然人数不多,但大多数是慢性病、高龄患者,不但要及时完成生命体征测量、雾化治疗、心理疏导,监测血糖、血压等,还要负责送饭,协助穿衣、进食、喂药等生活照护,以及打包垃圾、消杀等工作。为了减轻隔离病区的工作量,我们不断细化工作流程、班次,改良方法,制定了患者需求记录表、查房记录表、生命体征记录单、特护单等,事无巨细地准备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才发觉声音已沙哑,咽喉干痛。
吕佳

“护士长,120送了一位八十多岁的病人过来,晕车晕得厉害。”我立即把手头工作先放下,去接这位素未谋面的患者。只见老奶奶呕吐得特别厉害,我立即上前搀扶,一边安抚,一边为她拍背,告诉她不要紧张。等老奶奶稍微好些,便小心翼翼地扶着她来到已经准备好的病房。当我转身准备去为老奶奶拿纸巾给她擦嘴巴时,她拉着我的手说:“不要走,不要走……”“奶奶,不用担心,我们这里24小时都有医务人员,我们会经常来看您的,您别担心。”随后递给老奶奶一杯热茶。经过耐心的安抚,老人家慢慢安静下来,配合我们完善了胸部CT、心电图等检查。在去做检查的路上,老奶奶虽然身体不适却对我连声道谢,我都不记得说了多少遍谢谢了,看着老人家难受的表情心里很不是滋味。欣慰的是,在我下班出隔离病房前,老奶奶已经好多了。
吴江燕
我接诊的一位老爷爷,当他看到我们医护人员时,他有些焦虑、恐惧,拒绝与我们交流,问话也不回答。通过耐心安抚、悉心交流,并告诉老爷爷病毒不可怕,做好防护,我们一起战胜它,老爷爷的情绪终于慢慢稳定。老年患者更多的是使用老年机,在陌生的环境也更容易感到不安,为了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避免不良情绪,我们教他们如何使用电视机,在房间适当运动,提醒每天喝水、多吃水果,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心理辅导……
金武群

虽然工作短短四个小时,但一刻都没停歇,爬楼的次数都数不清了。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消杀桶,里面装满了消毒水,很重。想想我一副身高155厘米、体重不到90斤的小身板,要背着它从1楼到3楼,对每个病房及每条走廊进行仔细消杀,确实累得够呛。消杀后半小时又要开始拖地、打包垃圾、巡视病房……巡视病房的同时我们会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状况及饮食情况等,帮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很多,比如有一个爷爷手机坏了,联系不了家里人,心里特别急。在我和同事的帮助下,他的手机终于恢复正常了,他非常感激我们,我们也由衷地高兴。
熊盼
感恩
每当我们去病房为患者监测生命体征、发放药品及物资时,我们可爱的患者都是将“谢谢”挂在嘴边。
吴江燕
最欣慰的是,在这里每天听到最多的就是谢谢。其实我觉得这是我们医护人员的使命和责任,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相信我们会战胜它!
金武群
3月28日,第一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顺利出院。看着他走出隔离病房时灿烂的笑容,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感觉再苦再累都值了。三年抗疫期间,在家庭总是缺席,难免有愧,在此谢谢我亲爱的孩子,你们的懂事和独立,令我欣慰又心疼;谢谢我的家人们,是你们的支持与鼓励,让我更加坚定地选择勇往直前;谢谢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我一切安好;也谢谢每一位患者,你们的理解与配合是共克时艰里的温暖。
吕佳

在这里,对于同事来说,我们的关系更像是战友,并肩作战,各自努力,又相互帮助。对于患者来说,我们是可依靠、可信赖的“大白”。回想这些天奋斗的点点滴滴,从开始的焦虑不安到如今的欣喜感动,从每天新增入院的病例到陆陆续续出院的病人,这样的希望之光应该是所有人都期盼已久的吧。我们相信无论过程多么凶险,疫情终将过去,更多的人会好起来,这个生机勃勃的城市也定能早日归来!
夏雯